国硒中心学术报告会举行,重点培育主导产业,实现全产业链深度赋能

首页    新闻资讯    国硒中心学术报告会举行,重点培育主导产业,实现全产业链深度赋能

8月4日,国家富硒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专业中心(以下简称国硒中心)学术报告会举行,各研究方向团队负责人和涉硒研究专家学者交流研究方向进展和目前取得的成果。硒科学与工程现代产业学院(以下简称硒产业学院)院长助理蔡杰主持报告会,国硒中心企业行全体成员参加活动。

 

国家富硒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专业中心(以下简称国硒中心)主任、硒产业技术与健康中国创新平台联盟理事长、武汉轻工大学党委副书记(正校级)、硒科学与工程现代产业学院院长程水源作《硒产业发展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专题报告。他重点指出,硒产业的未来市场可以分为三大块,平价富硒产品、富硒特膳食品和富硒药品,要从市场需求出发,坚持高位谋划,大力实施“+X”战略,重点培育主导产业和县域特色产业,实现硒对全产业链的深度赋能。

 

45e82de2b4c889d15d2e220459b266c

 

武汉轻工大学刘玉兰教授作《富硒堇叶碎米荠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研究》的专题报告。研究发现,日粮中添加碎米荠硒,可以显著改善仔猪肠道结构和功能、机体的抗氧化能力,进而提高仔猪生产性能;提高仔猪肠道抗氧化功能和抑制炎性因子的表达,缓解LPS诱导的仔猪肠道损伤;改善肉鸡生产性能,提高肝脏抗氧化能力,增加胸肌和腿肌的红度,提高肉品质。

 

刘玉兰

 

国硒中心团队骨干成员金卫斌教授在《全国硒产业发展指数的编制进展》的报告中表示,对全国硒指数统计结果的分析中还存在区域的覆盖面不够,很多区域在的指标上缺失数据,没有建立起有效的工作机制,缺乏对数据的甄别筛选方法等问题,需要建立健全硒指数编制工作机制,努力扩面增点补指标,积极扩大指数的传播和推广,同时探讨有效的数据甄别方法。

 

金卫斌

 

国硒中心团队骨干成员王海滨教授在《添加富硒蔬菜粉对香肠品质特性的影响》的专题研究中发现,在香肠的制作过程中添加适量富硒西蓝花粉,能够有效改善香肠的气味、多汁性和组织状态,达到富硒肉制品的标准,改善香肠的品质,增加营养价值并延长货架期。

 

微信图片_20220805093343

 

国硒中心富硒资源精深加工与综合利用团队负责人祝振洲教授介绍了富硒多糖多肽制备的研究进展。该团队致力于富硒和聚硒植物中不同形态有机硒的绿色高效制备和功效评价研究,以挖掘高附加值、高稳态化和生物可及性的富有机硒食品为目标。他围绕不同来源不同硒形态(硒蛋白、硒肽、硒多糖)的场强化传质特性、酶固定化转化效率及基础结构表征等工作介绍了团队的最新研究成果。

 

朱振洲

 

国硒中心富硒微生物资源开发与利用团队负责人何毅副教授作《富硒微生物的选育、菌株特性表征及其富硒机理研究》的报告。近年来该团队始终聚焦有机硒肥,硒饲料候选菌株的筛选与功能挖掘,以富硒营养强化农产品产业化为目标,助力硒产业全面发展。他分别从富硒微生物菌种资源库的建立,高耐硒菌株的耐硒机理,高耐硒菌株生长特性及应用三个方面介绍了团队最新的研究成果。

 

何毅

 

长江大学园艺园林学院张威威副教授以构树聚硒机理研究及产业展”为题作了学术报告。其团队长期聚焦富硒植物资源的筛选,植物聚硒的生理与分子机制研究。他从构树聚硒的生理与分子机制、印度梨形孢协同构树聚硒和富硒构树产业发展三个方面介绍了团队有关构树聚硒的最新研究进展。阐述了不同硒酸盐对构树生长状况和各项生理指标的影响、揭示了构树聚硒的分子调控机制,分析了印度梨形孢与构树聚硒的协同效应,并对富硒构树产业进行了现状分析和前景展望。

 

张威威

 

丛欣教授介绍了恩施硒资源发展简史。从1817年瑞典科学家贝采尼乌斯发现硒元素2021年《国家食品安全标准较大婴儿配方食品GB10766要求强制添加硒,中间走过200多年的历史,一代又一代的科学家在硒元素含量分布与地方性疾病、高硒区地质地理及矿物学、聚硒植物、硒营养研究等做出了突出贡献,也奠定了恩世界硒”的地位。

 

2022年8月5日 19:00
浏览量:0
收藏